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依据全总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规范和管理的意见》和 《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监督管理办法》,结合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 (以下简称“中互会”)发展现状和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明确中互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积极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职工对互助保障活动的新需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促进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补充保障作用;坚持公益性和互助性,大力弘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精神,拓宽工会服务职工的途径和手段,使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成为工会密切与职工联系、强化服务职工职能的有力抓手;坚持以职工多样化保障需求为导向,做好 “强监管、抓服务、树品牌、防风险、促发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为职工构筑一道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职能定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要求,为职工互助保障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根据全总要求和中互会职能任务,明确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定位是:国家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工会服务职工的有力抓手,职工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
中互会作为全总创办的唯一全国性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要充分发挥规模大、覆盖广的特点和专业化强、地位特殊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成为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的重要实践者,成为以职工为中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进者,成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规范运营的重要示范者,成为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积极稳妥发展。认真探索和遵循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注入发展动力,以规范运营管理控制风险,稳中求进,创新推动,使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既积极又稳妥地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医疗保障这个职工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构建低成本、低缴费、广覆盖、广受益的普惠性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服务,着重减轻职工患病、遭受意外时的经济负担,在助力城市职工解困脱贫、防止职工因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而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积极作用。
3.坚持公益性互助性。弘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光荣传统,坚守公益组织服务理念,开展保障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结余资金采取救助帮扶、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继续开展会员服务,彰显公益性互助性特色。突出会员主体地位,激发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形成会员自主缴费、工会适当补助、行政给予支持合力发展的局面。
4.坚持依托工会组织。紧密依托全国工会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运营监管体系和工作平台,在工会组织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广泛开展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好承保、理赔、健康管理等各项服务职工会员的工作。
5.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遵循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基本属性基础上,研究把握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类保险运营的专业性特点,学习借鉴保险业成熟的运营机制和监管模式,完善体制、健全制度、优化流程、规范运行,提高经营管理队伍专业化素养,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将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纳入专业化发展轨道运行。
(四)发展目标。
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按照全总党组、书记处的工作要求,中互会力争经过不懈的努力,发展成为治理体系比较完善、运营管理比较规范、服务能力比较突出、覆盖范围比较广泛的全国职工互助保障组织,把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做大做优做强、打造成具有较强知名度的精品品牌,大力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让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惠及更多的职工群众。
到2023年,在中互会成立30周年之际,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力争使参加中互会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会员突破2200万人次,会员受益面和保障程度不断提高,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服务职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职工的获得感、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到2025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治理体系、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力争使参加中互会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会员突破2700万人次,即参加中互会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会员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00万人次,会员受益面和保障程度同步提高,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服务职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成为工会服务职工重要品牌和社会知名品牌,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创新监管体系,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
1.推进省级统筹,提高统筹层级。实现省级统筹是完善职工互助保障事业治理结构、理顺监管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采取新建省级、理顺地市级和撤并县级互助保障组织的方式提高统筹层级。中互会现有省级办事处8家,各地方工会现有自办业务实施省级统筹的省份13家,推动5个省份省会城市办事处代行省级统筹管理,推动并协助未形成省级统筹的5个省份尽快成立中互会省级办事处或建立省级自办机构,实现省级统筹全覆盖。逐步解决地市级及以下互助保障组织未纳入省级互助保障组织统筹、与其并存的现象。
2.压实省级责任,强化双重监管。压实省级责任是保证职工互助保障事业有效监管、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会主办、主管、监管职责边界。二是进一步明确中互会办事处所在地省级工会监管方式、监管责任。三是在进一步发挥中互会地方工会管委会监管作用的基础上,以强化省级监管为目标,对中互会办事处构建中互会管理监督与省级工会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监管责任体系。
3.开展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自律是规范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行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创新举措。中互会要认真履行全国职工互助保障行业自律组织职责。一是完善中互会组织体系。将各地方职工互助保障组织以团体会员的方式纳入中互会,强化组织联系。二是建立行业信息平台。了解掌握全国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基本情况、运营状况,加强动态分析。三是明确相应工作内容。引导全国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增强自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规范有序做好促进沟通交流、开展教育培训、统筹活动宣传、推进品牌建设、提供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
(二)创新服务举措,聚焦主责主业,提高服务能力。
1.贴近职工需求,丰富保障内容。加强互助保障供给能力建设,为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保障活动产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群体特点等因素,设计开发多层次、精细化的互助保障产品,有效对接职工多元化保障需求。做好产品精算,科学确定赔付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会员的受益程度。二是创新会员服务方式。推进项目制管理,整合形成统一规范、认可度高和操作性强的会员活动项目,不断提高会员服务水平。三是扩大会员服务领域。优先发展普惠式会员服务项目,鼓励开展差异化会员服务活动,以普惠式、特色化会员服务提升职工会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依托工会组织,扩大保障范围。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动应紧密依托工会组织,积极扩大保障范围。一是推动和引导未开展互助保障活动的工会组织开展互助保障工作,逐步实现地域覆盖。二是稳步推进参保率低的非公企业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开展,探索开展 “八大群体”(家政人员、护工护理员、商场信息员、房产中介人员、快递员、送餐员、保安员、货车司机)互助保障,逐步实现领域覆盖。三是依托设立在各级工会的办事处和开展互助保障工作的代办处、基层代办点,构建互助保障服务网络,建立联系紧密、保障精准、内容丰富的运营与服务体系,将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深入到基层单位和职工家庭,把服务会员活动延伸到职工身边,逐步实现活动内容覆盖。
3.服务中心大局,助力解困脱困。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助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重要途径。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城市职工中还有一部分未解困脱困职工,其中大部分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要借助会员大数据资源,实现困难职工会员信息与互助保障精准对接,充分利用结余资金,采取救助、慰问和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尚未解困脱贫职工会员、特别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职工会员的保障力度,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的作用。
(三)创新传播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精品品牌。
1.借助外部资源,广泛进行宣传。要统筹协调、广泛运用外部资源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工人报刊社、出版社及其附属媒体机构等工会系统宣传资源开展宣传工作。在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大力采用网站、公众号、头条号、APP等新兴媒体形式,开发建设宣传服务平台,开设专栏专题等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与国外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交流互访活动,大力宣传中国工会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讲好中国工会故事。
2.做好顶层设计,打造特色品牌。由中互会统筹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品牌建设,对品牌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设计推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统一品牌标识,强化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特色鲜明的品牌概念,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把品牌塑造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3.植入品牌概念,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员活动、互助活动等对互助保障性质理念、业务特色等进行宣讲,督导执行机构在活动中植入互助保障品牌概念。通过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和宣传方式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着力塑造职工互助保障收费低、保障高、服务优的精品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对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四)创新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
1.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防范意外风险。完善以科学的保障计划为基础,以会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风险准备金制度。运营过程中坚持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防范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突发意外风险。
2.健全内控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建立符合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特色的财务制度,健全偿付能力管理、稽核检查、合规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以资金安全为前提,加强资金运营管理,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能力,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建立专项审核、督导实施、按实施进度划款、总结项目成效报告的管理控制流程,对结余资金全部采用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方式运作,不搞风险投资。
3.推进合规审核,筑牢 “三道防线”。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本级及各办事处 “两金” (互助互济金、事业发展基金)使用、合同签订、重要资金开支等重要事项,通过业务部门事前自查、合规部门事中核查、审计部门事后审查的流程进行合规审核,使 “三道防线”落到实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反馈意见及风险提示,实现事中风险防控和预警,使合规审核、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4.外审内检结合,加强风险防范。坚持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中互会内部合规部门对本级及各办事处加强稽核检查,自觉接受工会经审会审查监督。外审注重标准规范,内检强调风险防控,通过外审内检结合,提高对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合规合法性监督。
(五)创新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
1.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运营监管能力。按照 “互联网+互助保障”发展模式,积极推动 “中国职工互助保障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统一的、安全高效扩展能力强的职工互助保障专业化信息系统平台,不断提升运营和监管能力。一是通过平台规范互助保障业务操作流程,实现运营管理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二是通过平台实现统一监管和分级监管有机配合,满足不同层级监管要求,在活动项目、大额资金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技术监管手段。三是通过平台实现动态管理、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2.改善保障服务方式,提升保障服务质量。一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接医保数据信息,为职工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保障服务;方便职工通过网络进行参保和理赔申请,实现职工对参保项目、理赔进展和资金赔付等情况的实时查询。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立足医疗互助领域,以会员健康管理服务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线上健康指导、医学诊疗和运动健身等服务。三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工会系统资源相互联动,为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有效延伸服务内容,普惠职工群众。
3.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事业良性发展。加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大数据分析应用工作,重点做好职工医疗健康专题研究,为及时调整产品内容、防控风险、制定政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不断推动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改革创新,使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更好、更实、更受职工欢迎,实现职工互助保障事业良性发展。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
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是传递党和政府对职工关心爱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要坚持党对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领导,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中互会党的建设与互助保障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突出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的政治属性,落实“三重一大” (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要加强中互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 “一岗双责”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事业发展环境。
(二)强化组织建设。
加强职工互助保障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激励机制,强化内控管理,规范运营行为,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职工互助保障组织法人治理体系和运营主体。坚持和完善中互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明确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职责,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审议决策等职责作用,确保依法合规开展工作;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定期检查中互会财务报告及业务开展等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争取各方支持。
各方的支持可以为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跟踪关注国家社会保障发展动态、国家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跟踪关注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及相关行业发展,加强与国家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卫生健康、保险监管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源支持和社会各界的信息、合作支持,形成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活动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程度高的经营管理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标准,结合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专业性强的工作特点,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做好教育培养,建立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成效。要做好人才引进,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积极引进保险、管理、法律、风控、网络等专业人才充实队伍。要做好考核激励,建立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调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事业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